Health Blog

腦霧

誰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呢?在與朋友度過一個漫長的晚上或愉快的舞會之後,第二天你可能會感到完全疲憊,思考變得困難。但這種感覺很快就會恢復。

腦霧卻不是這樣。腦霧像一片無法穿透的雲霧永遠籠罩著你的思想。這是一種精神清晰度和集中力特別受損的狀態。想像一下,你是思維船的船長,但你再也看不清方向了!就像你腦海中的小思維雲霧決定形成了一道屏障。

腦霧的各種症狀包括:

  • 注意力不集中
  • 記憶問題
  • 思維過程緩慢
  • 精神疲憊
  • 疲勞
  • 缺乏動力
  • 困惑
  • 易怒
  • 迷失方向
  • 詞彙困難

腦霧——這個讓你的大腦感覺像在慢動作的模糊雲霧過山車上——感覺就像試著在思維超新星的雲霧中導航。你意識到自己並沒有以100%的狀態運行,但你不知道為什麼。受到影響的人描述這種感覺就像是無意間把手剎拉住了。即使是像購物或清理這樣的日常任務也變得困難。記憶變得不可靠,意識受到干擾,生活質量下降。這常常導致嚴重的情緒困擾。

如何診斷頭腦霧霧?
儘管上述症狀,但診斷腦霧並不容易,因為它的許多特徵也常見於其他疾病。

此外,腦霧的確切原因仍然是科學研究和辯論的主題。可能的原因包括大腦發炎、血管狹窄以及導致氧氣和營養供應不足的結果。這種意識的雲霧也可能在疾病的背景下發生,或作為疾病的後果——例如,在COVID-19感染之後。

其他可能導致腦霧的原因包括:

  • 缺乏睡眠:睡眠不足或不安穩的睡眠會損害認知功能,導致記憶問題、思維能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
  • 飲食不均衡:尤其是缺乏維生素B12、鐵和Omega-3脂肪酸等重要營養素的飲食也可能導致頭腦霧霧。健康的飲食對於最佳的大腦功能至關重要。
  • 慢性壓力:壓力會使大腦不堪重負,觸發認知障礙。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可以影響大腦活動並導致頭腦霧霧。
  • 脫水:即使是輕微的脫水也會抑制大腦活動。水對於維持大腦細胞功能至關重要,缺乏水分可能導致問題。
    除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病毒感染、荷爾蒙變化(如懷孕或更年期)、酗酒或濫用藥物、糖尿病、阿茲海默症或抑鬱症也可能引起腦霧。

專家可以進行診斷
一項由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國家心臟、肺和血液研究所以及國家癌症研究所支持的研究發現,在頭腦霧霧的情況下,血清素(這種神經傳遞素被稱為快樂荷爾蒙)的產量減少(來源: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 https://covid19.nih.gov/news-and-stories/shining-light-long-covid-brain-fog)。血清素幫助將信息傳遞到大腦中的神經連接,並支持記憶儲存等多種功能。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從SARS-CoV-2感染中恢復但遭受腦霧的人,與其他人在生病後的血清素水平相比,顯著較低。他們得出的結論是,COVID-19似乎對血清素的產生造成了特殊攻擊,這可能導致頭腦霧霧。這一見解可能有助於醫生更好地識別和治療這種情況,通過檢測重要的生物標記來實現。

美國心理治療師和《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邁克·道博士早在冠狀病毒大流行之前就曾談論過頭腦霧霧及其可能的治療方法。早在2015年,他就提到過“散漫思維”或頭腦霧霧,甚至稱其為一種新流行病。他認為,由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的大腦得不到所需的支持,無法產生保持我們充滿活力和專注所需的基本腦化學物質——血清素、多巴胺和皮質醇。在他看來,平衡可以通過自然方式恢復,而無需藥物,從而使大腦化學達到最佳水平。
應對和預防策略

無論如何,確定原因是心理壓力還是身體疾病都很重要。通過各種成像技術進行的腦部檢查或血管檢查可以幫助發現大腦可能的血流減少或大腦代謝降低。除了腦功能測試外,進行神經學檢查、認知功能測試和實驗室診斷也可以支持診斷。

然而,研究仍然常常是在雲霧中進行的。好消息是:在大多數情況下,腦霧是可逆的,不會造成任何永久性結構性腦損傷或嚴重炎症。然而,目前還沒有能夠迅速消除這種模糊狀態的藥物。

要清除這種雲霧,恢復清晰度、精力和生活的樂趣,建議通過各種措施來減輕症狀。這些主要集中在生活方式的改變上,包括均衡和營養豐富的飲食、充足的水分攝取,以及根據身體目前狀況進行的適度體育活動。

變化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有時記錄新行為在日曆中會有所幫助:我今天睡了多少?我走了多少步或運動了多少分鐘?我喝了多少水?在更多睡眠、更多運動、充足水分後我感覺如何?然後,在幾週後,你可以看看這些變化是否導致了改善,就像進行自我研究一樣。

除了維生素豐富的飲食、運動、良好的睡眠例程和限制酒精(因為它可能影響大腦功能和思維能力)外,檢查你所服用的任何藥物的副作用也很重要。

腦霧是一種複雜的現象。如果症狀持續或嚴重,始終建議就醫,以排除或識別可能的潛在心理或身體狀況。

重要提示:
我們的文章僅提供一般信息和建議。它們不旨在用於自我診斷、自我治療或自我用藥,也不能替代醫生的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