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以資訊和知識為特徵的社會
如今,我們已經習慣以「按一下按鈕」的方式處理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事務,並在私人和工作事務之間進行結合。這種現代生活讓許多人感到過於負擔,因為不清楚具體的優先事項應該如何設定——在這方面,專家也提到了“Fomo”,即“害怕錯過”的英文縮寫。這種「害怕錯過」的心態使得許多人幾乎整天都在線,將假期或休閒活動計劃得非常詳細,同時也會產生期望,這些期望容易擾亂健康的平衡。
相反的發展是一種稱為“Jomo”的趨勢,即“享受錯過”。這意味著有意識地行動,不隨波逐流,降低生活節奏,花更多時間在自己、興趣、關係、嗜好等方面。希望減少壓力的人應該努力更現實地看待自己及其可能性,承認有些需求在多年來不會因為任何創新或潮流而改變。
在接下來的段落中,我們將提供有關「減少壓力」的有用信息,並試圖解釋背後最重要的機制。
熟悉應對壓力的概念
想要減輕壓力的人應該了解「應對」(Coping)這個主題。每個人對自己和環境的知覺不同,對各種壓力事件、衝突和其他問題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根據拉扎魯斯(Lazarus)和福克曼(Folkman,1984)的交易性壓力模型,處理壓力的過程也被稱為「因應」。
什麼是應對? 因應是指在思考或行為層面上努力應對外在和/或內在需求,或減輕、結束或改變與壓力相關的情況。因應是持續進行的,即使未必能達到實際的成功。這是一種對自身技能和資源的回饋(參見Zapf和Semmer 2004;Kölbach和Zapf 2015)。
因應描述了減輕壓力的過程,發展一種應對策略,或以其他方式解決問題。以下是一些應對的例子:
問題導向的應對
人們發展應對策略以減少壓力及其根源。他們透過網路、諮商中心或自助團體獲取具體訊息,並向家人、朋友或親戚尋求建議。他們分析問題,制定行動計劃,並試圖一步步應對情況——通常與搬家、換工作、對問題或衝突採取開放的態度以及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有關。
情感導向的應對
在某些情況下,行為並不明確地旨在改善引起壓力的情況,而是為了處理與之相關的情感,這時稱為症狀導向或情感導向的應對。
人們會對事情進行積極解讀,帶著幽默感處理,努力從中學習,或透過與他人比較來淡化事情的嚴重性。這常伴隨著一種內在距離,作為一種保護性屏障。他們試圖透過情緒表達來對抗壓力,例如透過手勢、臉部表情或明顯的接受。
許多人選擇運動、瑜珈或行為療法來放鬆,有些人則選擇麻醉機制(如酒精、精神藥物等)作為應對手段,無意中加劇了與壓力相關的許多症狀。
認知因應
這是指對情況的重新評估,通常是在數年或數十年後發生的。從遠處看,有些事情可能顯得不那麼威脅或危險。這是一種應對壓力的方式,有助於減少壓力,因為它可以創造新的自信心。
減輕壓力:我可以做些什麼?
現在,你對「減輕壓力」的主題有了一些理論上的了解,接下來我們將介紹一些非常具體的技巧和方法,幫助你更好地應對壓力。
安排非工作日
通常,減少工作時間(短期)或將工作量分散在幾天內以創造額外的休息日,能有效幫助減壓。多出的一天可以用來從事嗜好、工作和活動,但不如換工作那麼劇烈。原則上,這個領域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為不一定能確保其他地方的工作條件更好,或更容易融入新工作。
改變生活方式
人是習慣的動物。因此,許多問題都可以歸因於我們的生活方式。花點時間反思一下,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負擔困擾著你,這些習慣是否真的適合你——例如,與同事的新互動、新的嗜好等,很多事情都可以改變。
尋求社會支持
沒有人是完美的,因此向好朋友、熟人或家人詢問他們如何處理某些問題或情況是有意義的。向他人學習有助於發展更好的策略,以應對壓力情況。
讓放鬆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不幸的是,許多人每天晚上都透過藥物或一杯酒來放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可能容易發展成成癮或依賴的漩渦。除了酒精會使人麻痺並促進入睡外,睡眠品質也會受到顯著影響。因此,減少或明確減少這些行為將帶來更多的冷靜、精力和活力,使你更能抵抗壓力情況,更能應對壓力。
安排特定的日子或時間參加運動課程、冥想課程或其他類似活動。無論是專業還是私人責任,重要的是將這些時間視為有價值且充實的。
定期運動
定期運動,尤其是與他人一起運動,可以提高你的整體幸福感,增強免疫系統並帶來新靈感。例如,一些成癮者選擇運動作為替代其上癮物質的方法,從而成功克服了成癮,因為他們從中獲得了肯定、輕鬆的感覺和滿足感。
確認問題狀況
許多人其實會把問題壓抑在心中。他們試圖取悅每個人,結果面對小問題時都會感到「杯水車薪」,甚至導致「燒盡」的情況。在這裡,燒盡的概念尤其重要,因為在懷疑的情況下,持續的疲憊會導致人們感到無法完成所有任務,因為所有工作都與壓力情況有關。獲得現實的自我評估和專業機會,以便改變工作或行業——金錢並不是一切,許多人在社會吸引力高的行業、志願工作或社會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滿足。
確認並認識壓力因素
特別是單親家庭、低收入者、處於不穩定工作關係的人,必須能夠「掌控」私生活和職業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往往導致由於不斷的解決問題需求而沒有空間滿足自身需求。
試著辨識壓力因素所在,找出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壓力,或是與哪些人相關的壓力。這樣你才能更好地透過避免特定情況或人來自然地減少壓力。
壓力管理
職場中的壓力通常源自於過度或不足的壓力、錯誤的時間規劃、不當的工作分配或不明確的優先事項。試著更好地組織自己,適當地劃分任務,獲取所需的資訊或技能,以便在未來更好地應對壓力、截止日期等。如果你想減少壓力,也可以在其他生活領域中獲得知識。
獲得心理韌性
為了減輕壓力,你也應該問自己對自己和行為施加了什麼要求。完美主義者通常是因為自我限製而失敗,因為他們設定的界限和目標無法長期實現。因此,應該更好地心理應對情況——將困難視為挑戰,反思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並享受它。更專注於本質。
放鬆的時間
恢復是競爭、耐力或肌力訓練成功的關鍵。那為什麼這不適用於日常生活呢?沒有人能夠24/7始終保持最佳狀態,因此應該及早識別疲勞和疲憊的跡象。改變飲食,早點上床,並給自己一段遠離所有科技設備的時間。你不必隨時都能被聯絡。同時,建立和維持職業範疇以外的連結也是有意義的,以便了解其他生活方式,為日常生活增添多樣性。
選擇自己的步調
避免總是透過比較來看一切,從而評價自己。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通往目標的路也很多。因此,讓自己明白每個人擁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感知方式,以及不同的壓力耐受度——你不必以同樣的速度和方式完成所有事情,就像你那位出色的同事或鄰居一樣。相反,應該專注於什麼讓你獨特和特別。這可以透過嗜好、活動或旅行,甚至是運動、遊戲或與他人的交流來表現出來。
總結:減輕壓力以清理思緒
上述建議旨在幫助你以更放鬆的方式應對壓力情況,而不是否認自己或總是將事情視為競爭。許多讓我們持續感到壓力的事宜透過小小的改變或「從遠處看」的方式就能輕易辨識和掌控。在這裡,給自己一些時間,專注於對你真正重要的事情。這將幫助你識別壓力情況,更好地應對,從而及早對抗壓力的出現。